以下是高考完后打的字,再往下是发布文章时懒得打字发的图片。


**鸡年大吉**

进入2016年来,我的博客更新越来越慢了,勉强才能维持一月一更的频率,而纵观最近几次发博,“2017又是一个新年”、“写于高三之中”、“中秋快乐,还有回忆从前”,则都是写近况的文章了。这一次发文也算是近况吧,写写近况,自己也觉得蛮舒服的。没能写一些需要时间来酝酿、有些许价值的文章,有一点惭愧。

先回顾一下过去了的一年吧。过去的一年,我感觉对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甚至比接下来要参加高考进入大学的一年更重要。现在看来,我在高一高二都还像初中生那样十分幼稚,许多事情都看不破,导致我十分苦恼。在过去的一年中,我的心理成长了许多,可以过得开心点了。当然,不可否认,我现在仍有许多不懂的事,现在的我也未尝不幼稚,我还须不断地学习和摸索。

还说什么呢?过去的一年里,我确立了新的大学目标(不如叫做终极目标吧)——中国科学院大学,它的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所,最近几年才开始招本科生,要说名气着实不如其他十几所名校高,但要论分数却绝不低,大概比清北低几分。这个学校来我们学校做了宣传,给我的感觉是,要当科学家的话,国科大绝对比清北强,这再一次燃起了我当科学家的梦想。

但要是当不了科学家的话,我大概更可能还是学习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吧。

那么,就说说高中阶段也就是现阶段的学习吧。今天是春节,离高考还有130天。现在时间比较紧了,寒假有十天时间,不过可以选择在教室自习。我廿七日晚上回的家,自此不能好好搞学习,五天后,也就是明天,初二的晚上,我又要回学校了。班上有许多人都是按班主任推荐的廿九停止在教室自习的,这样我就比他们少自习了几天,感觉有点亏。这次寒假的学习总体上没有我预想的那么好,寒假作业可能写不完,但也还好,是我过得最充实的一个寒假。本来还想在除夕夜做圆锥曲线大题的,最终没有做,几个小时前倒是听了李霄君老师(一个十分良心的线上化学老师)的一节直播课,算是除夕夜也搞了一点学习吧。

元旦节我买了一小盆风信子,长得蛮像洋葱的,我就说,风信子就是洋葱开的花。它慢慢地长着叶子长着花苞,终于,在我离开学校的那一天,它将要开了,只是还没开,等我后天到学校时,它应该会以最美的姿态迎接我搞学习的归来吧。

新的一年,也充满了希望。

1月28日 春节
丑时...

- 阅读剩余部分 -

先占个位营造出这篇文章是一六年写的的假象,大概一七年才真的写完这篇文章。



为革命,钻研学习。
打字好累……


以下是高考完后打的字,再往下是发布文章时懒得打字发的图片。

**为革命,钻研学习**

现在是二〇一七年的元旦,二〇一七是我高考的年份,而现在,则正是我钻研学习的时候。

我可以感觉到我正处在一个壮丽的时代。可以说,在世界,这个时代从文艺复兴开始;在中国,这个时代从新文化运动开始。这个时代开始后,这个时代就越发地壮丽了。

现在我正在学物理选修3-5,学习了动量,了解了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像“波即是粒,粒即是波”这种前所未有的学说,让我眼前一亮,更加想赞叹这个壮美的时代了。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一直走到二〇一六年,没有衰退的迹象,只有越来越好。

这个时代还面临着许多前所未有的问题,但我觉得,在伟大的变革前,这些问题显得渺小。

所以,在二〇一七年的我,以及你们,都极有可能参与到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来。

当然,前提是,要努力地搞学习。

2017年1月1日

- 阅读剩余部分 -

窗外是刺骨的寒风,夹着潇潇秋雨,窗内的教室中只有着几个人在搞学习,虽略显冷清,却也明亮、温暖、舒适。

只是窗内,有一股浊气,污,浊,不知从哪里来。从外面刚进入的人都能感到这奇怪的浑浊,而如果多吸一吸这些浊气,这些浊气仿佛就消失了,尽管,它们并没有真的消失。

浊热,则舒适,小小的浊气并不会如何影响身体,只要有健康的身体,都是受得住这微不足道的浊的。清冷,则呼吸畅快,却得迎着寒冷的风,斜密的雨,由此可能还会生出一些病,使人感到比浊气更令人难受的不适,甚至会冻死。

那么,当然,室内是更好的。可是,却有一些人,他们受不得一点浊气,浊气会令他们浑身难受。他们宁愿选择寒冷的室外,他们愿意迎着风雨,他们宁愿自己被冻死。

对于这些迎着风雨的人,有人嗤之以鼻,“这些人真傻”,有的人则同情,还有许多人十分的敬佩。我敬佩这些迎着风雨的人,只是这样的人真的不多,我自己也没法迎着风雨。

不过,迎着风雨的人似乎是不在意这些看法的。

11月8日 随便写的一点感想

今天,十月二十五日,离高考还有二百二十五天。刚刚考完高三第二次月考,才晚自习,就有成绩飞跑出来。我考得大概很suò吧。(《新华字典》里面竟然没有suò这个字)

我将要面对的高考,被许多人不屑与批评的高考,他死板、严酷、变态、不公,却令我想为之沉迷学习,无法自拔。为他我热爱学习,尽管表面上并不很明显。小时候我想成为科学家,想成为作家,也想说一口流利的英语(fangyangpi),只是这些都只是想没机会发展。现在我每天面对着真正的科学(尽管只是最基础的,但很系统),真正的作文方法(虽然只是应试的),真正的英语,算是圆了小时候的梦想,我却懈怠了。

都说上了高三就会自动变努力了,我也感觉自己的确变努力了一些。然而,和周围的人比起来,我的确不够努力。作业多,我常写不完,班里却有许多人不仅写完作业,而且自己练习。别人都不是天才,但他们把我用来睡觉的时间用来搞学习。因为上网课的原因,我在高三拥有了智能手机,我也没能善用。这样看来,还是一句老生常谈,我该更加努力了。

再说我理想的大学吧,北京大学是中国的一所顶尖高校,我很想上北京大学。但是众所周知,上北京大学是一件很难的事情,高考裸分上北京大学需要很高的分数,而自主招生则需要你有某一个学科方面的特长,这些都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但看一看分数似乎也并不难,且认为语文扣三十分,数学扣十分,英语扣十分,理综扣二十分,这样也可以上690分,上北大清华还是很轻松的。可是现实和理想就是差的很远,看上去,很简单,或者说比较简单,实际上你真的只扣这么一点分,却是十分难的,我现在距离这个目标还远着,但是谁知道不会实现呢!

晚自习刚刚看了《北京折叠》这部短篇小说,我想我大概正像这本小说在北京城里生活在第二空间里的人吧,我希望能够到第一空间,不知能否呢!

看来,未来还是掌握在我自己的手里啊。

中秋快乐!

学校放了一天半的假期,时间很短,我还是回家了。带了几本作业,就如预计的一样,明天要去学校了,我还是没有开始动笔。

博客也是一个多月没有更新了,以为自己学习紧张,没时间写博客。其实时间到处都是,我没有用来搞学习,也没用来写博客,只是让他慢慢地、静静地走了。

最近感觉没有什么食物可以让我充满食欲了,在长沙,感觉大部分东西都没有从前在华容吃的好吃。初中在华容时,被学校强制搭餐,早餐三块,据老师说是没发酵的好馒头,倒是不限量,却十分耐咀嚼。早餐,我常常是起床很晚,急急忙忙下楼,买一个团子,或者豆煎,边吃边小跑去学校,拿在手里很烫。偶尔时间充裕,吃上一碗粉,就幸福至极。中餐晚餐五块一顿,自备餐具,两道菜,有时做得好吃,多数时间则难吃,有时就弄几粒花生米或兰花豆,也算是一道菜了,食堂阿姨却十分小气,即使是花生米,也只肯打几粒。比起现在长沙的食堂,这个县城里初中的食堂十分简陋。在我在我印象中,初中时,只要不是食堂的东西,都格外好吃。现在好像变了,很多东西我都吃不惯了,原来我在华容随便找一家粉馆我都爱吃,现在华容的粉馆也极少能合我的口味了。

有点想回到原来吃什么都好吃的状态。

最近天天晚上都锻炼,但却不想搞学习。

是时候改变了吧?

写博客也写得乱七八糟的了,希望一年后的我,能够把作文和博客都写得文采飞扬吧。

我马上就要高三,再过不到一年的时间我就要参加高考了。

而最近几年高考正在向着更加公平的方向发展改革。其间有许多的矛盾。

众所周知,北京的两所顶尖高校,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在京招生比例远高于其他地区招生比例。这意味着在考试时,如果采用同一试卷,会存在许多成绩较好的人不能被这二所高校录取而成绩较差的人能被录取的情况。就这个角度而言是不公平的。然而,北京的基础教育是很好的,这也意味着北京考生整体素质会更高。从这个角度上说目前的招生政策是相对公平的。

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比其他地区好太多了。就说小学和初中,据我的见闻,大城市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丰富多彩的兴趣课,参加社团,课本上所有的实验尽管做,很多年前就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老师也都是很好的老师。而在一般的县城与农村,教你说话认字的老师可能普通话都说不好,课本只上语文数学,课本上有的实验与活动也做不了,其他的几乎什么都没有,只有做题、背书等。在这样的情况下,其他地区的学生素质自然不如大城市的学生了,偶尔会有一些做题很好的学生,那都是苦练的结果,他可能也就只会做题了吧。

这个情况如果长期存在的话就会出问题,富益富,贫益贫,会导致社会不稳定。所以,现在的政策想的办法是什么呢?在招生政策上稍微向非京地区倾斜,再给少数民族、西部倾斜一点。这些解决方案,可以缓解目前高考的许多矛盾,但没有解决根本。

根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大力发展县城、农村、西部等相对不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最好让全国的基础教育都能处于相对平均的水平,这样,高考录取就可以理所当然地全国画一条一致的录取线了,学生们就能最大限度地凭借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了。

这个方案无疑需要巨大的投入与多年的时间积累,但这是至关重要的。

而对于目前的情况,尽管不那么公平,但现行的高考无疑是最好的招生方案。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